当前位置:首页-股票资讯-正文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可能每月缩减1000亿美元 这增加了股市风险

华尔街经济学家开始押注,为美联储量化紧缩(QT)的预期设定基线——利用其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基准利率来收紧政策。他们还提供了一些暗示,说明这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意味着什么。

1月5日,美联储股市带来了冲击,当时12月的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一致认为,与上次危机后相比,新冠肺炎时代的资产购买应该更快、更早地结束。现在,随着主要指数的反弹,一个关键问题是,随着美联储详细说明其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未来几个月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冲击。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可能每月缩减1000亿美元 这增加了股市风险 - 第1张

华尔街经济学家开始押注,为美联储量化紧缩(QT)的预期设定基线——利用其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基准利率来收紧政策。他们还提供了一些暗示,说明这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意味着什么。

周四,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野村证券(Nomura)的经济学家写道,他们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宣布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决定。不过,德意志银行首席美国分析师马修·卢泽蒂(Matthew Luzzetti)和利率策略师史蒂文·曾(Steven Zeng)指出,美联储可能将量化紧缩(QT)开始时间提前至6月,这“可能会导致更强烈的市场反应。”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策制定者将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中决定如何处置自疫情开始以来购买的价值4.5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证券。最终的购买将在3月份结束。

除非美联储决定在债券到期时将所有本金进行再投资,否则资产负债表自然会收缩。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缩减的速度

资产负债表缩减的速度将是股市和债市必须消化的另一个关键政策决定。在2017年至2019年的前一个量化紧缩时期,美联储开始每月缩减100亿美元资产,一年后逐渐将上限提高到每月缩减500亿美元。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经济学家阿迪蒂亚·巴韦(Aditya Bhave)在1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10月开始调整资产负债表。这个速度可能从每月175亿美元左右开始,到2023年年初上升到700亿美元。

不过,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预计,缩减的速度会更快,从8月的每月350亿美元开始,到12月达到每月1050亿美元。

摩根大通预计量化紧缩将于7月开始启动,到年底将达到每月1000亿美元的速度。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在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资产负债表每月缩减1000亿美元。他今年将无投票权。

QT等于加息

与上一个周期不同,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现在正在讨论削减资产负债表,作为加息的补充,甚至是替代。12月14日至15日的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者”认为,通过削减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加息来收紧政策,“可能有助于限制收益率曲线趋平”。

短期政府债券的走势与加息预期一致,但长期国债收益率往往会随着短期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从而使收益率曲线趋平。例如,如果市场认为美联储的强硬政策将使经济放缓,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

一个结论是,依赖量化紧缩(QT)而不是加息对金融公司的净息差是有利的。

另一个可能的结论是,美联储的利率预测可能低估了即将实施的紧缩力度。12月的经济预测显示,美联储成员预计基准利率将从目前的0%-0.25%目标区间升至2023年底的1.5%-1.75%,2024年升至2%-2.25%。这些预测已经有些过时。

美联储的表现较为温和,成员们认为他们的政策利率低于长期中性利率2.5%。但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假设,美联储成员在某种程度上将量化紧缩视为加息的替代品。他们认为,到2023年年底,资产负债表减少1.5万亿美元,相当于加息2.5到3.5次的25个基点。

QT对股市的风险是否高于2018年?

上次量化紧缩(QT)上市时,第一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即便是在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可能上升而加快加息计划的情况下,QT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股市在2018年秋季暴跌,接近熊市区间。最终,美联储在2019年初发出了退出的信号,因为加息转向了降息,QT让位给了更多的债券购买。

鲍威尔在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处理资产负债表问题时,我们已经认识到,最好采取一种谨慎的、有条不紊的方法。市场可能对此很敏感。”

这些教训和对华尔街的尊重可能会安抚投资者。然而,对美联储来说,在2019年初打退堂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通胀已经被驯服。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吉姆·里德(Jim Reid)写道:“这一时期最终可能比2018年更严重的是,通胀现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金融状况急剧恶化,这可能会降低美联储采取紧急行动的能力。”

美联储可能会在1月25-26日的会议上,以及鲍威尔发表声明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资产负债表计划提供更清晰的信息。

敬告读者:本站仅提供资讯及数据参考,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由此带来的投资操作风险由读者自行承担。鉴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著作权、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